雙相不銹鋼的發(fā)展歷史
雙相不銹鋼組織中鐵素體相和奧氏體相各占50%,一般較少相含量最少也需要達到30%。雙相不銹鋼的開發(fā)始于20世紀30年代,當時是為了解決高碳奧氏體不銹鋼的晶間腐蝕問題。到目前為止,雙相不銹鋼已經(jīng)發(fā)展到第3代:
1、第1代:以美國在20世紀40年代開發(fā)的329型不銹鋼為代表,被廣泛應用于硝酸裝置的熱交換器管道。20世紀60年代中期,瑞典開發(fā)了專為提高耐氯化物腐蝕斷裂的3RE60型雙相鋼(00Cr18Ni5Mo3N),但因碳含量較高,一般用于鑄鍛件。
2、第2代:20世紀70年代以來,隨著二次精煉技術(shù)(AOD)、真空精煉技術(shù)(VOD)及連鑄技術(shù)的普及發(fā)展,超低碳(w(C)≤0.03%)鋼的生產(chǎn)較易實現(xiàn),00Cr22Ni5Mo3N是第2代雙相不銹鋼的代表。該鋼種在20世紀70年代由瑞典研制成功,材料牌號為SAF 2205雙相不銹鋼,對應的美國牌號為UNS S31803。
3、第3代:20世紀80年代后期,第3代雙相不銹鋼開發(fā)成功,主要牌號有SAF2507等。其特點是超低碳、高鉬、高氮(w(C)=0.01%~0.02%, w(Mo)=4.0%, w(N)=0.3%),具有優(yōu)良耐孔蝕性能,其耐點蝕當量PREN大于40。
21世紀,雙相不銹鋼主要朝兩個方向發(fā)展:一是節(jié)鎳,如S32101、S32003鋼等,該鋼種既有較好的耐腐蝕性,又具有較低的生產(chǎn)成本,能替代304、316不銹鋼。二是更具有耐腐蝕性,如2507雙相不銹鋼、2906超級雙相不銹鋼等,具有良好的耐點蝕、耐應力腐蝕性能,可替代904L奧氏體不銹鋼、鎳基合金等。